环球要闻:《满庭芳·国色》怎能少了千峰翠色?
2023-03-05 12:39:21   观复博物馆

“桃红、湘叶、群青、凝脂、沉香……”今年年初,兔年春晚节目《满庭芳·国色》用歌舞器乐将中国传统色彩美学呈现得十分绚丽动人。

五位舞者以“水袖、花翎、伞、扇子、剑”为道具,诠释了以“桃红、群青、缃叶、凝脂、沉香”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五色。


【资料图】

在泼墨般的画卷中,音乐与舞蹈递进交织,呈现出如诗如画的视觉意象,也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色彩取自“自然万物、天地四时”的独特审美意蕴。

春日桃花的明艳,群青颜料的飒爽,初生桑叶的绰约,柔润凝脂的净秀,沉香香料的古朴......

满庭国色,芳华烂漫。每抹颜色似乎都是人与自然的一场对话。

Spring

在对色彩的描述中,如果说国际通用的潘通色卡是用理性的数值定义了某种标准颜色。

那么,中国传统色彩对某抹颜色的定义则是相对感性、模糊,乃至是诗性的

从烟雾笼罩的夕阳中寻得“暮山紫”;从素馨花的花蕊里采来“素馨黄”;

从饮酒后脸上泛现的红晕里发现“朱颜酡”;从含苞待放的豆蔻枝头取来“蔻梢绿”;

在描绘颜色饱和度时,古代色彩的形容词也颇为有趣——“窃蓝”,一点点偷来的蓝。是饱和度低一些的蓝色;

“盗骊”,偷来的“骊”,也就是浅黑色;“弗肯红”,谐音“不肯红”,是一种浅红色。

弗肯红,不肯红,仿佛连颜色也有了自己的脾气。

▲《山茶霁雪》南宋 林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荼白、鸦青、乌金、藕荷色、丁香色、无心绿......古人观察山川自然、体味周遭景物,得到关于色彩的描述。

这些描述既是日常生活的点滴缩影,也是高于现实的极致浪漫。

独具个性的色彩形容语汇对颜色的描绘虽模糊,却蕴含了古人对自然的感知与观察,有着想象的空间与魅力。

而当人们将这些对色彩的诗意描绘运用到瓷器上——汝窑瓷化作“雨过天青云破处”,钧窑瓷变为“夕阳紫翠忽成岚”;

青花瓷有了“远尘淡墨调烟雨”的风格,而越窑瓷泛开“明月染绿水,薄冰盛绿云”的青波.....

天青、夕阳、烟雨、薄冰。这些景物是具体的,带给人的色彩感受却是模糊的,引发的想象更是发散的、多样的。

色彩之美,汉字之美,瓷器之美,被感性地凝结在这些颜色形容语汇中。每个词都藏着人对自然绮丽的想象。缤纷国色,满庭芳华,每一抹都是自然赠与我们的风雅。

而在古代名瓷器色彩的“满庭芳华”里,怎能少了秘色越窑的“千峰翠色”?

▲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晚期越窑秘色瓷八棱瓶

法门寺博物馆藏

州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”。这是唐代陆龟蒙形容越窑瓷的诗句。

而在五代人徐夤眼中,秘色是“巧剜明月染绿水,清旋薄冰盛绿云”的颜色。

其实所谓秘色,是晚唐时期越窑青瓷的代表颜色,是越窑青瓷慢慢向绿过渡的产物。

相比越窑青瓷早期的色调,秘色越窑瓷的釉色更偏青绿。薄匀而清亮。

目前将“秘色”呈现的最为标准的,当属1987年4月法门寺出土的13件瓷器。

色彩之美,绮丽缤纷。观复博物馆以一件五代时期的越窑龙纹碗为纹饰灵感,推出了商品——「越窑龙纹盏/盘」。

越窑龙纹盏/盘的纹饰中,三条游龙,跃动于春水绿云之间。

二龙首尾相接,呈行走状;正中之龙,团身如圆,反身向尾,恍若即将从釉中腾云而出。

三条游龙,龙吻张开,吸风吐露,龙角后的鬣毛神采飞扬。

龙身翻转拧动,腾云驾雾,律动感十足。龙爪细长弯曲,如刀锋般御风穿梭。

整体图案动感十足,张驰有度。游龙腾挪跳跃之体态,刻划生动,活灵活现。

关键词: 满庭芳·国色怎能少了千峰翠色

上一篇:好听又干净的网名大全550个 好记简单的网名|环球热点
下一篇:最后一页